質監協管員:鄉鎮有村村有 (2004-12-24)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677
不久前發生在江西贛州市安遠縣的用霉變原材料制作小蜜餞、全南縣的用硫磺薰紅辣椒干、龍南縣的病死豬肉加工水餃、贛縣攸鎮的用化工原料脫毛板鴨等事件有許多相似的特點,盡管他們都是小作坊生產,且藏身在城鄉結合部或者農村民房,但都被當地質量技監執法人員一一查獲。這主要歸功于贛州市質量技監局實施的質監協管員舉措。通過該舉措,過去難以監管到位的小作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活動,現在處于鄉鎮質監工作站的監控之下了。
據了解,贛州市是江西省的食品大市,食品生產企業有2500多家,90%屬小型企業,很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鄉村,相當一部分企業產品質量不穩定,無自檢能力,管理水平不高。而質量監管工作機構過去只設在市縣兩級,監管工作難以到位,無法從源頭抓質量。在今年開展的城鄉食品安全行動中,贛州市質量技監局在進行正常監管的同時,布置下屬單位用了3個月的時間,對全市鄉村的食品加工企業進行拉網式普查,并建立了食品生產企業檔案,實行戶籍式管理。經過這次普查工作,贛州市質量技監局決定建立區域監管機制,即以18個縣(市、區)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基本單位,在轄區內劃分若干監管責任區,各責任區設立工作機構。
目前,贛州市贛縣、瑞金市等6個試點縣(市)已按照新建立的監管機制開始運行,其中贛縣質量技監局將全縣劃分為縣工業園區、縣北片、縣南片、縣東片4個區域監管責任區,調整原有股室分工,設立4個工作站,負責轄區內的質量、計量、標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管理和執法工作。為了配合工作站的質監工作,基層質量技監部門還爭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各村、街道配備了協管員,使監管工作真正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如全南縣陂頭鎮發生的用硫磺薰辣椒干一案,就是由全南質量技監局陂頭工作站查處的。贛縣江口東片工作站掛牌運行不到一個月,就查處了4家無證生產醬油、食醋的小作坊,兩起非法拼裝自行車案件,監管到了以前難于發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