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質監局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管理 (2005-12-0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214
今年以來,廣東省局針對在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管理中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強化管理,積極推進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管理工作開展。
加強定期抽查監管
據廣東省局今年開展的定期抽查情況顯示,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價格檔次較低和價格檔次較高的定量包裝商品。價格較低的商品主要是糧食、糖果、海產品、調味品等。由于部分生產企業對國家相關法規、條例及定量包裝商品概念不了解,計量管理意識不強,生產設備老化、落后等問題,造成此類商品凈含量不合格;價格檔次較高的定量包裝商品主要是金銀飾品、燃油、名貴中藥材、茶葉等,由于有些企業利用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有關規定,把平均凈含量控制在負偏差范圍內,人為造成了商品凈含量不合格,損害消費者利益。
為從生產源頭上抓好計量管理工作,省局針對發現的問題加強了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定期抽查。近期,省局開展了2005年第3季度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抽查對象包括方便面、奶粉、茶葉等10類定量包裝商品,共抽查27家生產企業的50批次產品,平均合格率達到94%,與往年相比有所提高;省局重點監管的食品類定量包裝商品的29個樣品,除1個茶葉樣品外全部合格,合格率達96.6%。
對不合格生產企業,省局已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企業整改后合格率達100%。同時,積極引導生產企業提高計量管理綜合能力,增強企業人員業務水平,指導企業獲得計量保證體系合格證書及 "C"標志(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
驗證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驗能力
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常常被直接作為判定定量包裝商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然而,由于個別單位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JJF1070-2000)中規定的抽樣方法要求不夠熟悉、用于商品凈含量檢驗的電子秤精度不夠或缺少適當配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分析未統一,以及檢定設備、檢驗人員的素質及業務水平存在差異等。往往是造成不同的檢驗機構對同一商品量可能會出具相異甚至相反的檢驗結論。
針對這一情況,為確保凈含量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省局加強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檢驗機構的管理,于今年8月首次開展了全省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能力驗證活動。檢驗結果顯示,參加驗證活動的省計量院,廣州所、深圳院、佛山所等17個地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單位均能按實施細則的要求, 按計劃時間完成檢驗工作,并全部通過了能力驗證。省局將進一步提高檢定機構的計量檢驗能力,加強計量技術機構能力建設。
普及定量包裝商品法規知識
為配合定量包裝商品管理工作的開展,省局積極宣貫《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將從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在今年9月組織的"質量月"活動中,重點宣傳了《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向群眾發放該管理辦法宣傳單張,并現場接受群眾咨詢,在10月發布了《關于貫徹<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向社會大眾普及相關法規知識,加深群眾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相關知識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