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百家中小眼鏡店面臨退市 (2006-01-0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半島都市報
瀏覽:1238
近日,青島紫光眼鏡直通車從質監部門拿到了“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這是從去年9月1日眼鏡納入工業生產許可證管理以來,本市企業拿到的第23張證書。
“從數量看,已經占到全省獲證企業總數的 55%,但相對于全市 200多家眼鏡生產企業來說,這個比例太低了!”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有近百家企業遞交了辦證申請,但受企業規模、技術條件等因素限制,預計今年年內全市將有百家眼鏡店黯然退市。
據介紹,按照國務院發布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從去年9月 1日起,眼鏡行業被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眼鏡生產企業從事眼鏡經營,都須先通過質監部門的生產條件審查和產品質量檢驗,在確認其具備持續生產合格產品的能力后,由質監部門頒發“準生證”準予生產經營。現有的眼鏡店可在一年內申請辦理。
是什么原因讓諸多眼鏡店與“準生證”無緣?“辦證的門檻太高了,我們是想辦但沒有能力啊”,本市一中型眼鏡店的負責人劉先生說,“按照規定,企業要獲證就必須具備正確、完整的技術文件和工藝要求等。這對于中小眼鏡店來說太高了。”市質監局計量測試所有關專家介紹說,設備簡陋、專業人員匱乏、配鏡質量良莠不齊等是中小眼鏡店的通病,“準生證”對它們來說無異于一枝奪命箭。專家預計,由于辦證無望,本市約占半數的眼鏡店將陸續“關停并轉”。
“生產許可制度的實施,提高了眼鏡生產經營的市場準入門檻,使濫竽充數的企業無處遁形,讓市民配眼鏡也更加放心。”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對于全市上百家具備一定條件、正在辦理市場準入的眼鏡店來說,現在它們頭上都戴著“緊箍”,提高眼鏡質量是它們獲證的最大資本“短視”的眼鏡店同樣面臨出局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