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科研儀器共用網成效初顯“開網”3月 儀器共享900余次 (2006-02-20)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文匯報
瀏覽:1197
日前,浙江大學為生物傳感器的攻關急需做一項自組裝膜測試。但是,生物傳感器是近年來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之間新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浙大自己沒有用于該測試的掃描探針顯微鏡。好在去年10月開通的“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救了浙大的燃眉之急??通過網上申請,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順利完成了“自組裝膜及在酶電極中的應用”這一測試。新春伊始,記者從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獲悉,該網開通3個月來,已經為長三角城市群提供了900多次科研儀器共享服務,長三角科研儀器共用網已經成效初顯。
開通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公用網,推動大型儀器資源區域共享,是創建長三角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11月,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的指導下,長三角城市群的上海、無錫、寧波、舟山、蘇州、揚州、杭州、南京、南通等16個城市簽訂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建設區域科學研發儀器共用服務平臺。經過近一年的建設,作為實現長三角科技資源區域共享重要抓手的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公用網(www.3gst.cn)終于開通,這標志著長三角的科技協作互動有了長效化的基礎平臺,并為進一步成為國家基礎條件平臺的重要節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欽州路100號的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只見公共服務平臺的大廳里,上百位年輕專家有的在接聽用戶的熱線電話,為用戶提供服務建議;有的在網上為用戶尋求合作伙伴,為雙方牽線;還有的則在不斷地錄入新的數據。該平臺管理中心主任、市科委研發基地建設與管理處處長陳杰博士告訴記者,該平臺剛開通時,市科委組織了上海高校、研究所、企業等79家單位,總計780臺/套大型儀器設施入網,覆蓋了國家級、部級和市級重點實驗室83個,以及國家級、市級工程研究中心19個和企業技術中心128個。短短3個月后,上海方面入網可為長三角城市群提供服務的大型科研設備達到了950多套。這近千臺大型科研設備是體現上海科研實力的主要科研裝備,如今通過網上共建共享、協作互動機制,服務于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的科研事業,有利于實現科研設備效益的最大化。
在初顯成效之后,長三角科研儀器共用網還將如何發展?陳杰告訴記者,他們將擴大共享儀器設備規模;建立共享科學儀器設備信息服務平臺,拓寬網上服務檢索、服務跟蹤、用戶管理、專家咨詢等服務功能;建立智能化的網上配套服務;建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遠程操作應用示范系統,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時空界線,促進科研方式的變革,為科技創新提供快速、便捷、準確的共享服務。
在未來的三年里,長三角還將建立大型儀器設施共用中心,支撐新興學科和關鍵技術的發展與突破;組織多個由多方聯建的專業性儀器設施共享服務中心,提供特色和個性化的分析服務;建設長三角區域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服務平臺,實現科研儀器設施網絡在城市間的有效對接,向全社會開放大型科學儀器設施,促進資源跨區域共享,降低科技創新成本,提升區域整體科技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