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近百單位科研儀器共享 (2006-04-04)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齊魯晚報
瀏覽:1426
據估計,現在濟南市1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超過1000臺,價值超過3億元。這些儀器中很多屬重復購置,而且,重復購置的科研設備利用率普遍偏低。
隨著日前80家大型企業、藥檢、商檢等單位資料的輸入,濟南市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已初步建成,加上前期第一批入網的19家、500多臺設備,目前納入共享平臺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已經占到了濟南市70%以上的科技領域。據估計,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實現共享后,一項正常的科研攻關可以節省80%的費用。
去年開始,濟南市有關部門開始對駐濟科研機構的大型儀器設備進行調查,發現分散在省城部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業的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普遍較低,重復購置現象嚴重。據濟南市技術市場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言軍估計,現在省城1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超過1000臺,價值超過3億元。這些儀器中很多屬重復購置,像電子探針、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尖端設備,省城各大學幾乎都有。此項調查還顯示,重復購置的科研設備利用率普遍偏低,據估算,利用率最高的僅到80%,大都在20%左右,有的僅用過1次。
談及省城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低的原因,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周光前主任認為,一方面,有些單位購置儀器時往往追求大而全、小也要全;另一方面寧愿閑置也不愿提供給別的單位使用。周主任舉例說,省城某高校花300萬元進了一套實驗設備,卻因為沒有相關科研項目至今沒有開封。而在離該校不到兩公里的另一所高校便有一套同樣的設備,那一套設備平時也大多閑置。
據介紹,正在建設的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首先解決的便是科研儀器擁有單位各自為政的問題,通過協議的方式讓愿意納入共享平臺的單位愿意有償或者無償外借;其次便是大力倡導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理念。目前建設中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已經實現與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共享平臺實現聯網和資源共享。濟南市的正昊化纖已經通過這個建設中的平臺嘗到了甜頭,以前正昊的實驗項目都在北京做,自從在省科學院尋到儀器后,就把項目全都移回了濟南,既節約了開支,又加速了科研項目的攻關和轉化。
共享平臺預計本月底可試運行,平臺建成后,用戶可直接登錄系統查詢共享儀器信息并與擁有單位實現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