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區質量技監局探索菜市場計量監管新模式 (2006-05-15)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464
集貿市場計量監管工作是上海乃至全國的老大難問題,也是近年來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上海靜安區質量技監局探索出了“集中配置、有償使用、統一管理、定期檢驗、輪換使用、定人維保”的長效管理機制,從源頭上解決了集貿市場短斤缺兩、坑害群眾的問題。
據了解,僅去年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在全市打擊集貿市場電子秤作弊的專項整治中,就查獲了1000余臺作弊電子秤,其中靜安區范圍內查獲38臺作弊電子秤。作弊手段五花八門,嚴重的每千克短斤缺兩超過200克。由此引起的治安問題和居民投訴不斷上升。經調查,短斤缺兩違法作弊行為屢禁不止的根源在于,集貿市場的電子秤全部是攤主私人購買,作弊的電子秤很難控制。為此,靜安區質量技監局圍繞“雙高區建設”目標,根據區政府2005~2006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標準化菜市場的需要,向區政府提出,建設標準化菜場由政府部門統一配置電子秤,并在全市率先探索“政府監督、中介管理、經營者自律”的標準化菜市場計量管理模式。
據悉,靜安區新建成的大沽路金鑰匙標準菜場和武定路標準菜場里的300多個攤位,目前已全部用上了靜安區質量技監局統一配置的標準電子秤。每臺價值1000多元的電子秤由政府等部門出資購買,具體為靜安區財政、區計量主管部門、區中介機構質量協會各出一部分。首批300余臺電子秤投放兩個標準化菜市場以來,區計量主管部門未接到一起投訴舉報,受到居民、攤主、菜場管理部門三方的稱贊。
政府安放心秤,百姓買放心菜。在電子秤的管理上,靜安區質量技監局采用了“集中配置、有償使用、統一管理、定期檢驗、輪換使用、定人維保”的長效管理的模式。首先,政府無償安置電子秤,但是,為了保證秤的使用、保管,使用的攤主和菜市場經營者按折舊率有償使用,保證電子秤的正常檢驗、維修,折舊更新。其次,實行市場化運作統一管理,區質量技監局把一部分社會管理職能委托給中介組織,由區質量協會負責對全區標準化菜場、集貿市場電子秤全部登記造冊,統一編號,一秤一卡,建立檔案。第三,實行質量協會專人負責維護保養,每3個月對各市場的電子秤作一次輪換,防止因固定使用而發生作弊行為。電子秤有專人負責、專人調校,有專門檢驗封印,檢定率達到了100%。
據介紹,上述兩菜市場標準電子秤使用管理模式,靜安區將分階段進行推廣實施。隨著靜安區標準化菜市場的建成,全區菜市場使用的電子秤將全部配置標準電子秤。這種集中監管的方式,使菜市場電子秤的管理、使用、檢定走上良性循環,切實維護了老百姓的合法權益,把菜市場辦成了“人民滿意、群眾放心”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