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錢錚)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近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在世界上首次利用鐿原子開發出光晶格鐘,這種光晶格鐘運轉60萬年僅誤差一秒。
鐿原子受黑體輻射的影響小,其核自旋也較小。從理論上講,用鐿原子制成的光晶格鐘比傳統的鍶原子光晶格鐘性能更高。但鐿原子光晶格鐘由于光源的開發非常困難,之前一直未能成功。
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獨創的光源,并運用“光梳”技術、激光頻率穩定技術等進行系統設計,成功將鐿原子冷卻到極低溫狀態,把它們封閉進被稱為“光晶格”的“容器”里。這樣鐿原子的各種外來擾動被消除,可以充當鐘的振蕩器。
“光梳”可以用來測定未知頻譜的具體頻率,其精確度目前已達到小數點后15位。通過測定光晶格中的頻譜,研究人員測得鐿原子光晶格鐘的誤差為60萬年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