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率先開展的紅火蟻實時熒光分子檢測方法通過專家鑒定全國口岸紅火蟻檢測獲技術支持 (2005-03-28)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169
3月17日,由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組織,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主持,廣東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參與的紅火蟻實時熒光分子檢測方法在北京通過專家鑒定。
專家認為,該項研究是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有關緊急通知的精神,針對在中國廣東發生的傳播迅速、危害嚴重的外來有害生物紅火蟻的情況,在國內率先開展的紅火蟻熒光分子檢測技術研究。據介紹,該項研究比對了GenBank發表的紅火蟻屬102條線粒體COI基因序列,以其中的信息位點為依據,設計了檢測紅火蟻的特異引物與探針,建立了紅火蟻不同蟲態(卵、幼蟲、成蟲)快速、準確的實時熒光分子檢測方法,解決了紅火蟻與近緣種熱帶火蟻種類鑒別問題。發現紅火蟻、黑火蟻和另一種火蟻Solenopsis quinquecuspis在COI基因上堿基差異很小,為進一步確定后兩種火蟻的檢疫地位提供了重要參考。
據了解,紅火蟻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Parana),1940年前后入侵美國南方,目前,已分布于美國南方12個洲;2001年紅火蟻成功跨越太平洋,入侵新西蘭與澳大利亞;2003年9月,我國臺灣首次報道。紅火蟻現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達、特立尼和多巴哥、巴哈馬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等。
近年來貿易越來越趨向全球化,受蟻巢污染的種子、苗木、盆栽等帶有土壤的園藝產品、進口栽培介質及黏帶有蟻巢土壤的貨柜或貨物包裝都給紅火蟻的入侵提供了機會。由于紅火蟻能造成重大經濟、社會危害和環境影響,已經被國際上列為最具入侵性和破壞性的百種外來有害生物之一。據資料顯示,美國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被紅火蟻蜇傷;美國每年由紅火蟻引起的各種設施與電力設備的損失達1120萬美元;引起的家畜、野生動物和公共衛生經濟損失3億美元;用于治療由紅火蟻蜇傷引起的花費達近800萬美元。目前,紅火蟻對美國造成的損失每年至少有15億美元,更為嚴重的是美國紅火蟻正以每年198公里的速度向外擴散。
為此,鑒定委員會同意在該成果通過鑒定的同時,建議檢科院進一步優化檢測的引物和探針,加大對不同來源地的紅火蟻的樣品檢測力度,盡快將紅火蟻分子檢測技術標準化,并廣泛在出入境檢驗檢疫和疫情普查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