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2個項目獲國家科技獎勵 (2005-04-13)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1122
上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42個項目分獲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占獲獎總數的13.95%。上海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均創歷史新高。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完成的《小型化OPCPA(光學參量啁啾脈沖放大)超短超強激光裝置研究》等4個項目摘取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復旦大學趙東元教授等完成的《有序排列的納米多孔材料的組裝合成和功能化》等3個獲獎項目,覆蓋全球關注的生物技術、新材料和信息技術等熱點領域。
在獲獎的項目中,企業領銜完成的有15項,占獲獎總數的35.71%,比重較往年有明顯提升,這表明企業正逐步成為上海科技創新的主體。同時,42個獲獎項目共申請專利206項,其中發明專利170項,顯示上海科技原創力不斷增強。
項目注重與產業化相結合,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已成為上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科技支撐。42個獲獎項目,絕大多數瞄準科技制高點和經濟增長點,應用型項目占87%。獲獎項目中,有一批是與人民身體健康相關的醫藥醫學項目及研究生態、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上海交大等單位完成《個性化假體CAD/CAM技術與計算機輔助臨床工程系統》項目,建成個性化假體數字制造系統,已向全國16省市提供新一代假體。水產大學李思發教授15年選育出世界草食性魚類的首例良種???團頭魴“浦江1號”;同濟大學高廷耀教授10年心系居民用水安全,填補了我國大型源水生物處理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