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乙肝基因芯片檢測步入實用階段 (2005-10-31)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科學時報
瀏覽:1000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863”計劃的大力支持下,由軍事醫學科學院與深圳益生堂生物企業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基于基因芯片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及拉米夫定耐藥檢測試劑盒”,日前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該試劑盒的研制成功,是我國基因芯片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個體化醫療檢測試劑開始進入實用階段,對提高我國乙型肝炎的治療水平及促進生物芯片的產業化具有重大意義。
主持該研究的軍事醫學科學院王升啟研究員介紹說,全世界現在約有3.5億人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者,而我國就占了1.2億。HBV感染會導致嚴重的肝炎,最終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全球每年約有100萬~200萬人直接死于HBV持續感染。同時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拉米夫定,如果長期單一使用,病毒在藥物及人體免疫壓力下可能產生耐藥性,耐藥性的出現將使療效顯著降低。
目前,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藥基因診斷方法是DNA測序法,該方法存在操作步驟繁瑣費時、技術難度大、不便于推廣應用等缺陷,臨床工作中迫切需要研制新型快速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藥檢測試劑盒。基因芯片技術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高通量基因檢測新技術,可平行、快速地進行單基因多位點和的多態性分析檢測。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及拉米夫定耐藥檢測試劑盒采用最新基因芯片技術,操作簡便快捷,流程耗時少,只需要3.5小時,結果判讀方便且通量大,需要樣本量少。它的研制成功和獲得批準生產,為乙型肝炎病毒耐藥突變檢測提供了一種新型檢測手段,對預測乙型肝炎病毒藥物治療效果、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