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改寫百年車速表史的汕頭人李揚榮 (2005-12-08)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大華
瀏覽:1268
他在自己這輛舊的皇冠車外貼滿花花綠綠的標語:“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在整車及零部件技術上的發明幾乎為零”、“外國有的我也有;外國剛有我早有;外國沒有我更有???話說車速表技術及功能”,車后窗上,更是開宗明義寫著“本車有世界上獨有創新的電子車速表技術?中國汕頭創造。發明人:海濱鄒魯弄潮人”。他就是李揚榮,一位敢于自主創新的潮人發明家。
“我希望改寫百年世界車速表歷史”
因為這輛獨特的汽車記者認識了李揚榮,而后的約訪,他蹦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希望改寫百年世界車速表歷史”!這位潮人發明家、深圳立宏汽車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機電工程師,拿出若干有關電子車速表的資料錄像讓記者觀看:鳳凰衛視介紹國外新上市的一種指針與車速數顯合二而一的車用電子車速表錄像、李揚榮及其合作者研發的新型電子車速表實裝車行駛的錄像等。從諸多對比中,記者發現其自主創新研發的新型電子車速表除具備目前汽車上通用的電子車速表全部功能外,指針與車速數顯并行、計速同步創新功能及技術,則是他們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并實現了的汽車計速新理念。在這一自主創新的“多功能、高精度”新型電子車速表中,傳統的M.T車速脈沖檢測計算及表芯驅動模式,有獨創的算法和設計,它是已經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權的“一種數字/模擬兼備的電子式車速表”,而目前國外幾家大汽車制造商推出的新車速表可說是步了李揚榮他們的后塵。這也正是他敢于提出的“外國剛有我早有”的口號。
那么何謂“外國沒有我更有”呢?李揚榮在那輛舊的實驗車里詳盡地演示了他的新型電子車速表接口信號與人、車安全軟件技術融為一體的多功能系統集成設計。只要啟動裝置,汽車在限速、防盜等方面都達到幾近天衣無縫的程度。它突破了傳統車速表計速極限,近百年歷史的車速表功能和技術標準,將可由我們中國人重新改寫。
其發明可能成為第三代車速表主流技術
目前神州大地上層出不窮的各款新車中,其電子車速表,仍需依靠國外技術、工藝、生產線或者進口散件組裝才能達標生產。談及這個,李揚榮著急、惋惜之情難以抑制。他說,“越是高新技術的東西,越與社會普遍認知度成反比。就說這個電子車速表,我們早已研制開發成功,其技術及方案,普通儀表電子廠即可自主生產制造。這就是數年前在全國第13屆發明展覽會上獲得金獎的電子車速里程表啊。”
李揚榮介紹,任何一項發明要被汽車制造商采納幾乎比登天還難。汽車傳統零部件技術的發明,必須與所有車型車種完美整合,且具有明顯的更新換代水平和絕對安全可靠的質量保證。在百年的世界汽車發展史上,車速表主流技術僅經歷了兩代,一是上世紀20年代達到技術成熟的機械磁感應式車速表,目前還有少數車型配備使用;二是1993年美國推出的速度指針指示與里程數字顯示的電子車速表;而李揚榮發明的新型電子車速表將有可能發展成為第三代。
一個人擁有12項專利權和一項美國發明專利權
稱呼李揚榮為“潮人發明家”一點也不過分,自1985年6月他作為汕頭第一個個人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至今,他已經擁有8項實用新型專利權、4項發明專利權,1項獲得美國發明專利權和2項在案發明專利申請。憑著這些發明,他還獲得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和香港第一屆專利技術金獎等。
從1983年走上發明創造之路,李揚榮幾乎每隔二、三年就能拿出技術截然不同的新發明。這完全是他執著的事業心和“做就要做第一”的決心使然。只讀了高中一年級就參軍的李揚榮,當過炮兵、總務、工廠的印刷工、鑄造工、刨工、熱處理工、電機工,跑過推銷,任過澄海機械鑄造廠廠長。年輕時,他是文藝、體育的活躍分子,是什么使他開始癡迷起創新發明了呢?李揚榮說得干脆:“是為了創新產品搞活工廠?!?982年,他所在的澄海機械鑄造廠民選廠長,他當選為副廠長,想到廠里必須創新產品。就開始琢磨、研究起來,于是,便有了后來獲取專利權的可變徑電視天線接線盒、75歐姆饋線活動保護夾、一種多維壓力撞車傳感器、自動翻譜器等等。1986年,他的新型實用技術專利75歐姆饋線活動保護夾參加第二屆中國發明展覽會,得到省經委的肯定,撥款15萬元在他的廠里投入批量生產。5年的廠長生涯中,他管理的工廠成為澄海首個扭虧增盈的國有企業。
一場閑聊成就了今天的新型電子車速表
癡迷于搞發明創造之后,李揚榮連廠長也不想當了。1989年,他悄然隱退,沉浸于獨來獨往,苦思冥想,時時為自己發明創新的靈感而興奮、苦惱……與車速表結緣,是源于一次茶余的閑聊:1989年,在廣州工作的朋友與他喝茶聊天時提到,美國的紅綠燈路口,有儀器自動記錄汽車行駛速度,如果我們的路口有自動限制速度的裝置就好了。
李揚榮被他一席話觸發了靈感,隨后的四個月里,他完全沉緬在苦苦的冥想中,有一天,當他走到一扇自動門前,門感應自動開啟了,他茅塞頓開!回家后,在自己的汽車速度表頭的60、80、100、120公里處裝上4個感應點,當指針到達感應點時,汽車自動報警并限速。他把這種技術拿到北京參加第四屆全國發明博覽會上演示,得到專家的普遍好評。鼓勵,讓李揚榮感到興奮,使他從此走上了車速表發明創新的艱難道路,他要實現“一百年來,中國人在傳統汽車零部件技術上的發明幾乎為零”的突破。1994年,他的汽車行駛速度自動控制裝置面世,國家科技部組織專家來到汕頭進行評議,正式立項為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并撥了科技專款。個人的發明創造成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這還是頭一遭。
給科技部長寫信,呼吁創中國自主品牌標準
而今,經歷了不斷的發明創新,李揚榮的“一種能輸出實時速度脈沖信號的車速計量器”獲取美國發明權,“一種數字/模擬兼備的電子式車速里程表”也已于前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新的電子車速表接口信號與人、車安全軟件技術融為一體的多功能系統集成設計正在申請專利中。目前,發明樣表已裝車行駛萬余里無故障發生,發明中“內生”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他們已擁有,但在產業轉化、社會認知、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他們處于弱勢,這樣一項在世界汽車領域中百年難遇的可創中國自主品牌標準的新型電子車速表,對中國汽車相關產業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李揚榮告訴記者,他正著手給國家科技部長徐冠華寫信,希望自己十多年來契而不舍的發明創造能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幫助和扶持,更期望他這種獨有創新的電子車速表早日進入產業化生產,能為我國汽車產業界爭氣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