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發電子鼻子 有100萬傳感器能嗅出病因 (2006-02-22)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284
美國的一個科研小組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類似呼氣測醉器的工具,這種超級靈敏的儀器就像一個“電子鼻子”,它可以在不久的將來替人體查找病因。
傳感器對空氣(左)和呼吸的反應圖像對比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2月18日報道,“電子鼻子”并不是用來檢測血液酒精濃度,或是檢查你吃了多少洋蔥和大蒜的,這種儀器將通過病人呼出的氣體中所帶有的特定化學模式來查找病因。研究人員將這些模式(即用于說明疾病或健康狀況的生物標志)同多種疾病聯系在一起,如糖尿病、艾滋病和精神分裂癥等。
真鼻子請教假鼻子:聞聞我得了啥病
這個電子嗅覺系統中有很多傳感器,是模仿人類鼻子內及呼吸道其他部位的接受器而制成的。這些傳感器因漂浮于空氣中的各種分子而受到刺激。當病人對著儀器呼吸時,不同的分子會激發不同的傳感器指示燈亮起來。
布萊特和他的科研小組還可以訓練這種儀器,讓它在碰到某些疾病時亮起相應的指示燈。他們將利用已確診患有癌癥的病人來訓練這種儀器,盡可能搜索癌癥病患的呼吸模式,以便今后再遇到這種病患時能很快診斷出病因。當然,訓練的過程還包括教機器識別并忽略一些日常氣味,如李斯特防腐液、干酪肉餅以及薄荷糖的氣味。
擁有100萬傳感器 嗅覺圖書館一年后竣工
負責查詢其他疾病的傳感器只有30個左右。到目前為止,布萊特的研究小組總共已設計了約100個不同傳感器,他們的目標是做出100萬個。布萊特說,用超過100萬個不同的傳感器來創造一個圖書館的做法是非常令人振奮的,他預計這種儀器的樣機將于一年后研制成功。
布萊特介紹說,“電子鼻子”的靈活性、速度和經濟實惠將幫助醫生更快鎖定病因。它還能改善人們,特別是老年人和貧困人口的健康狀況,因為這部分人一般不可能定期去做體檢,而利用這種儀器濾出病因還可以省去昂貴的檢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