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 (2006-02-22)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1186
今年初黨中央、國務院隆重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號召全黨全社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斗。近日,又發布了《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組織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戰略部署,這些重大決策和部署對新時期加快推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乃至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體制和機制保障。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科技結構布局,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薄稕Q定》提出:“實施《規劃綱要》,體制機制是關鍵。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消除制約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有效整合全社會科技資源,推動經濟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形成技術創新、知識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區域創新、科技中介服務等相互促進、充滿活力的國家創新體系?!币虼?,新時期要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緊抓好。
科技體制改革是一場解放科技生產力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是科技事業發展和推進自主創新的動力所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緊緊圍繞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以加強科技創新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富有創造性的實踐不斷深化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以改革事業費撥款制度為重點,科研機構的活力和競爭意識顯著增強;以改革科研機構管理體制為重點,科技系統結構得到優化,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以改革科技計劃管理體制為重點,基本建立競爭擇優的科技資源配置機制,提高了科技資源使用效益;以改革人事與分配制度為重點,科研機構初步建立新型運行機制,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顯著提高。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方針和政策是正確的,深化改革為科技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有力地促進了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在行業技術創新中發揮了骨干作用,各項科技管理和運行制度在改革中不斷健全和完善,為新時期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貫徹落實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和《決定》要求,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必須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重點解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公益科研力量薄弱以及科技宏觀協調不夠等突出問題,加強體制和機制創新,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為加強自主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科學技術生產力提供體系和制度保障。
當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關鍵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這是我國科技發展戰略的一個重大調整,是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和突破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通過深化改革,創造各類企業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整合科技資源為企業創新服務,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注重發揮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獨特作用。在科技政策與經濟政策的協同支持下,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投資主體、研究開發主體和科技成果應用的主體,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同時,要繼續推進科研院所管理體制改革、國防科技體制改革以及科技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等重點任務。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管理體制改革,對于應用開發類科研機構,深化企業化轉制改革,充分發揮其在行業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的骨干作用;對于從事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的科研機構,要加快推進分類改革,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相對穩定的經費資助機制。國防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建立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新機制,要從宏觀管理、發展戰略和計劃制定、研發活動、科研基地建設和科技產業化等多個方面,促進民用科技和軍用科技的緊密結合和有效互動??萍己暧^管理體制的關鍵,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國家動員和整合科技資源的能力,加強重大科技政策制訂、科技計劃實施和重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協調,健全科技資源全社會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