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瓷器檢測限量指令挑戰國內檢驗水平 (2006-02-2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消費日報
瀏覽:986
歐盟新修訂的《關于與食品接觸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標準與合格聲明》從今年5月20日起試行。新指令對儀器分析方法檢出的鉛和鎘的限量標準由原來的4.0毫克/升、0.3毫克/升,修訂為0.2毫克/升、0.2毫克/升,從而提高了此類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
近日,歐盟委員會對《關于與食品接觸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標準與合格聲明》這一指令進行修訂。新指令指出,從2006年5月20日起,允許符合該指令的瓷器制品使用和進行貿易;從2007年5月20日起,不符合該指令的瓷器制品將禁止生產和進口。新指令增補了在歐盟范圍內生產和銷售的可能與食品接觸的瓷器制品必須附有由生產商和銷售商提供的書面聲明。另外,新指令對儀器分析方法檢出的鉛和鎘的限量標準由原來的4.0毫克/升、0.3毫克/升,修訂為0.2毫克/升、0.2毫克/升,從而提高了此類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
專家認為,歐盟對我國陶瓷產品限量標準的修改,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國陶瓷產品大量銷往歐洲,導致歐洲市場對我國陶瓷產品采取技術性貿易措施,來阻止中國陶瓷產品的大量進入。這樣會使得我國陶瓷產品因不能順利進入歐洲市場,轉向美國等市場,從而可能導致美國等市場對我國陶瓷產品采取措施。因此,歐盟修改限量標準,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使得美國及亞洲、非洲市場的陶瓷限量標準更為嚴格。
技術與檢驗面臨新挑戰
記者了解到,鉛、鎘溶出量超標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在困擾著陶瓷行業,至今仍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雖然市場上出現了無鉛、鎘顏料,但只是部分顏色能夠實現,對于大紅顏色等,仍舊沒有很理想的產品可以替代鉛、鎘顏料。可以說未來幾年,這一技術難題得不到攻破,中國陶瓷出口企業將面臨嚴重的困難。
另據介紹,歐盟的限量指令也將對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發起挑戰。首先,我國陶瓷企業的認證工作必須重新進行。原來通過認證的企業,需要根據新的技術要求全部重新考核,考核的難度將遠大于已往。對企業的檢驗監管模式,也將從原來的粗放式改變為更加嚴格的全程控制監管模式。而對陶瓷企業的全程控制,其技術難度非常之大,到目前為止仍無法到位。其次,我國的實驗室檢測也必須再提高一個檔次。限量標準從原來的ppm級提高到ppb級,使得實驗室工作必須與之齊頭并進。比如,原來僅需要原子吸收就可以做到的檢測,必須改為石墨爐檢測。這將大大提高檢測成本,降低檢測速度。
檢驗檢疫部門應加快對檢測方法的研究,盡快建立起新的檢驗監管體系,提高檢測能力,確保我國陶瓷產品持續、穩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