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米高溫超導電纜完成實用化研究 (2006-06-2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806
近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三相交流高溫超導電纜??75米長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溫超導電纜,已投入配電網試驗運行達7000小時,獲得超導電纜試驗運行大量實時數據,積累了運行經驗,為今后更長距離更大容量高溫超導電纜的研究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高溫超導電纜主要由電纜芯、維持電纜芯低溫環境的低溫容器、高電壓絕緣、電纜終端、電纜低溫系統及電纜監測系統等部分組成。研究人員采用商業化高溫超導材料,自主研制了高溫超導電纜的所有關鍵部件,并在超導電纜芯制備技術、高電壓絕緣技術、終端技術、低溫制冷技術、在線監測技術等方面有所創新,75米超導電纜的研制基本上完成了實用化關鍵技術的攻關,今后更長距離更大容量的高溫超導電纜的研究開發已經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由于關鍵技術自主開發,75米超導電纜單位長度的研制成本大大低于國際上同類超導電纜。
自2004年12月投入配電網試驗運行以來,除因節假日和配電網檢修外,該超導電纜系統一直帶負荷運行,電纜自身未出現任何故障,表明我國自主研制的超導電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75米超導電纜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以及甘肅長通電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資助,項目的研究開發集中了國內在超導技術、低溫技術、電纜絕緣和制造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力量,由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牽頭,聯合甘肅長通電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理化技術所、河北寶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爾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
日前,國家“863”計劃新材料領域辦公室組織專家組對該超導電纜進行現場檢查并通過驗收。
目前,我國除本組75米長的三相交流高溫超導電纜在試驗運行外,還有一組30米長的三相交流高溫超導電纜在云南試驗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