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牛頓發表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認為兩物體間引力的大小與距離有關,而與物體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渝中區一六旬翁劉武青花了23年時間用茶葉盒子做實驗,對萬有引力定律發起挑戰,認為該理論存在一定的漏洞。前日《中國工程科學》雜志對該實驗作了報道。
據劉武青介紹,他的實驗器材是由一個能稱重200克的天平、兩塊磁鐵、4個塑料瓶子和2個茶葉盒子構成的。“實驗最難的地方是挑選塑料瓶子和茶葉盒,因為6個瓶子和盒子的總重量不能超過200克,重量太低又會影響實驗數據。”劉武青的發現,引起了師從錢學森的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范良藻教授的重視。今年3月,范教授飛抵重慶,對劉武青的這個實驗進行指導,并進行全程錄像,然后把錄像資料帶回北京做進一步論證。
昨天,范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劉武青的實驗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理現象,如果其數據真實,將是一個重大發現。下一步將請中科院相關院士,對實驗數據做論證,有必要的話再請北京相關機構對實驗做鑒定。“如果這一切都成立,其運用價值就太大了,可廣泛運用到宇宙天體研究中去。”
范教授稱,他還在前天出版的《中國工程科學》雜志上,以科學新聞的形式對劉武青的實驗做了報道。
而據重慶新大集團技術研究所物理研究專家馮勁松介紹,劉的實驗在學術交流會上曾遭到一些專家質疑,但他們至今還無法從實驗的角度來對劉的這個定律加以反駁。
實驗證明:同一物體重量不同
昨天,劉武青先將兩塊磁鐵裝進一個塑料瓶里,外面再用另外3個塑料瓶子包裝好,隨后將兩個鐵茶葉盒子套在外面,經專用的測量儀器檢測后,發現盒子外面沒有任何磁場。接著,他分別在磁鐵相吸和相斥狀態時,將包裝物放在一個能精確到萬分之一的數字天平上稱重。結果發現,磁鐵處于排斥和吸引狀態時,稱重出現數量差距。
“同一個物體在地球上的重量應該是一樣的,然而劉武青的實驗卻發現不一樣。”物理專家馮勁松解釋說,磁鐵相吸時,重量變重,是因為其內部的電子減速后放出熱量,導致磁鐵表面溫度增加,其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增大了,這個力與速度是有關的,“這個實驗,說明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因為沒提到速度,因此存在一定的漏洞。”
挑戰者
劉武青,今年59歲,在重慶桐君閣股份公司上班。1984年他開始把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結合起來做實驗研究。2003年,他發表《被屏蔽的電磁力影響萬有引力效應》的論文。此后,他曾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各地的學術交流。
萬有引力定律簡述
兩物體間引力的大小與距離有關,而與物體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