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納米技術制造出一種新型光源,這種納米尺度上的“手電筒”可望幫助人們探查細胞內部。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用鈮酸鉀產生的納米線可以成為傷害較小的可見光光源。鈮酸鉀是一種毒性低的物質,室溫下化學性質穩定。研究人員把鈮酸鉀納米線放在溶液中,用紅外激光照射,形成“光陷阱”。這種納米線形成的“光陷阱”可以吸收一部分紅外光,然后改變其頻率,以綠色可見光的形式釋放出來,效果就像微小的“手電筒”。雖然該方法尚未被用于觀察生物物質,但研究人員相信,鑒于其傷害性小,這種納米“手電筒”將在觀察細胞內部活動、研究DNA和蛋白質方面具有應用潛力。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