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國家科技部組織專家組對信息科學領域內的30個實驗室(其中包括國家實驗室25個,部門實驗室5個)進行了評估工作。近期,評估結果正式揭曉。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良好成績順利通過此次評估。
專家組一致認為,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保持瞬態光學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將光子技術融入其中,使研究領域得以拓展,為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活力。在基礎光子學、超快光子理論與技術、超快光電子學、信息光子學、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及光子工程等方面開展了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實驗室總體定位準確,研究方向明確。專家組認為該實驗室在超快光電子學領域繼續保持著優勢并具有鮮明特色,為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飛秒激光高密度存儲、梯度折射率材料、聚合物光子晶體光纖、超高速全光網絡等光子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五年來,實驗室取得的科技成果數目和水平顯著提高,研究團隊承擔國家級課題的能力明顯增強。
同時,專家組對實驗室今后的發展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意見,希望實驗室在強化年輕學科帶頭人的建設方面,在提升解決國家科技發展中的重大難題和掌握共性關鍵技術的綜合能力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力爭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名瞬態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于1991年經國家計委批準,并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開始籌建。1992年經中科院批準邊建設邊開放,1995年正式建成并通過國家計委和中國科學院的驗收。在15年的發展歷程中,該實驗室始終瞄準國際前沿研究領域,緊密圍繞國家科技發展目標和國家重大需求進行學科建設,在超快光學技術、超快診斷、超快現象與過程研究等國際相關領域中具有相當的地位與影響,并為國家高新技術、大科學工程、國防科技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