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程”作為我國探索月球的標志性工程,匯集了全國科技界的強大科研實力,其中不少駐蘇科研單位承擔了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制的伽馬射線譜儀“擔綱”,它將和X射線譜儀等儀器協同工作,將月球土壤中的14種元素“一覽無遺”。
中科院經過5年的不斷試驗,伽馬射線譜儀于去年設計完成并經過力學等檢測后,交付給了衛星總體,它的口徑約為20厘米,長約40厘米,重約30公斤。伽馬射線譜儀像個天文望遠鏡,能對月球土壤中的各種元素進行“條分縷析”,了解月球上不同元素的分布,最后制作出“能譜”。
另外,據專家介紹: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四研究所在本次“嫦娥一號”發射過程中,提供了部分地面測量雷達,在陸地、海上、基地編織了巨大的陸?;教鞙y控網,為“嫦娥一號”奔月“保駕護航”。此次提供的雷達有的像口“鍋”,有的則是平面的。據悉,十四所提供的測量雷達已先后為“神五”、“神六”載人飛船等擔當了“保駕護航”任務。
南京大學這次參與的“軌道設計”是嫦娥計劃一期工程中難點之一,地月間38萬公里的軌道,要求誤差不超過幾十米。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五所研制的微波元器件就承載著探月工程中微波探測的重要功能。如果證明月球有水存在,人類就可把月球當作深空探測的基地。想在探月活動中探測月球兩極究竟有沒有水,這一點只有靠微波元器件的探測了。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