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給人類健康帶來風險可能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
納米技術自誕生之日就引起媒體普遍關注。截至目前,進入銷售渠道的納米產品已達數百種。然而,英國《自然?納米技術》雜志25日公布一份報告稱,與普通民眾對這一技術的積極態度不同,科學家們因納米技術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消極影響而憂心忡忡。
■“默認”風險
報告在全美國范圍內電話調查了363名納米技術科學家、工程師和1015名非專業人士。調查結果顯示,科學家們雖然認同他們所從事的納米研究將給醫學、環保、國防等領域帶來突破,卻對納米技術可能給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的風險抱有嚴重擔憂。
報告第一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迪耶特拉姆?朔伊費萊說:“科學家們不說納米技術存在問題。他們說:‘我不知道。研究尚未結束。’”
一納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納米技術可用于生產新型抗菌材料,制造采集患者細胞樣本的微型探針、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和激光設備。納米材料比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的任何一種材料都更輕、更結實,有望給汽車和飛機制造、制衣、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帶來變革。
已問世的納米產品包括高爾夫球桿、網球拍和抗菌食物儲藏容器等。
■媒體誤導
調查結果表明,20%的受訪科學家擔心,納米技術可能對環境構成新形式的污染;非專業受訪者中,只有15%持有相同觀點。超過30%的科學家擔心納米科技可能給人類健康帶來風險;非專業受訪者中,抱有這種擔心的只有20%。
報告指出,美國公眾更擔心納米技術被應用于新型監視設備致使隱私泄露,還有這項新技術可能導致人員失業。
朔伊費萊說,科學界內部已有納米技術風險性的討論,只是苦于相關研究缺乏實質進展。與此同時,媒體卻大力宣傳納米技術的前景,對它的風險輕描淡寫,這會誤導公眾。
雖然納米技術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的具體危害尚無定論,但研究者正對每種可能性逐一排查,如納米粒子被吸入肺中會有何影響,以及納米材料是否有毒等。
■積極溝通
調查結果顯示,科學家們對納米技術的擔憂甚于其他技術。核能技術和轉基因食品技術出現時,科學家們對這些技術風險性的擔心程度也高于公眾。
然而,科學家們與公眾溝通的能力似乎有限。
朔伊費萊說:“自然科學家們往往想不起要溝通。他們不經常與社會科學家或企業合作,建立一條通向公眾的渠道。”
朔伊費萊說,納米專家們希望在這項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前就向公眾闡述它的風險。因為核能技術和轉基因食品出現時,公眾起初表現狂熱,卻在后來不斷出現的事故或暴露出的風險中漸感憂慮。
“納米技術可能是第一項需要科學家向公眾解釋,為何他們要多多少少對它的風險感到擔憂的新興技術,”朔伊費萊說。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