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物理學家約翰?比米什在12月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他們通過實驗發現,溫度越低,冷卻固態氦表現得越硬。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氦氣可以轉換成液體;而在特別高的壓力下,液氦又可以轉化成固體氦狀態。有關專家認為,這是對可能存在的新物態???超固體現象研究取得的一項新突破。
200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莫瑟斯?陳宣布,他們發現了物質的一種全新狀態???超固體現象,從而震驚了整個物理學界。該大學的科學家將固氦冷凍到特別低的溫度下,并使其在不同的速度下振蕩,結果發現,粒子表現出無摩擦流動現象,就像發生在液氦的超流體現象中的情況一樣。固氦粒子的這種行為表現此前從未發現過。
阿爾伯塔大學科學家在新的實驗中采取了與美國科學家不同的實驗方式。他們將固氦冷卻,并對其進行彈性剪切,結果發現固氦表現出了完全沒有預想到的全新性質:溫度越低,固氦表現得越硬。
發現物質超固體現象的莫瑟斯?陳表示,阿爾伯塔大學的這項最新實驗結果意義重大,特別是在實驗中發現當固氦被冷卻至0.25開氏溫度以下,其剪切模量提高了20%。他認為,剪切模量與溫度之間的這種依賴關系與固氦在扭轉振蕩器中表現出的周期變化有某種聯系,也許這種聯系出自于同一個力學原理。
莫瑟斯?陳認為,該項成果是在美國科學家研究基礎上的一項重要突破。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