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納米技術在不斷升溫,納米技術已應用于數百種產品中。但與此同時,也有少數人士在不停地呼吁加大投資,以全面了解納米技術的負面影響。他們擔心在納米技術廣泛應用后,其副作用可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災難。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人們關心納米技術問題的調查,并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該調查報告顯示,科學家比公眾更擔心納米技術未知的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
最新的報告基于美國全國性的電話調查,接受調查的對象為普通居民以及363名美國著名的納米技術科學家和工程師。調查結果表明,那些認為納米技術具有巨大潛力的人并不確定納米技術將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健康和環境問題。
新完成的調查表明,人們過去對新技術出現時的態度和現在對納米技術的態度截然不同。過去,在核能和轉基因食物等剛剛問世時,科學家均認為這些技術帶來的危害的程度比公眾認為的要低。
納米技術是指新發現的操縱分子和原子級物質的能力。該技術在開發新型的抗菌材料、檢測人體細胞的探針以及強大運算能力的計算機和高功率激光器等眾多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目前,采用了納米技術的產品包括高爾夫球桿、網球拍和抗菌食物儲存箱。
調查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生命科學傳媒和新聞教授戴特拉姆?西爾費勒認為,公眾對納米技術負面影響認識不足的原因是信息脫節。造成信息脫節的根源是納米技術現在才納入國家政策議程,而與此同時,新聞媒體又缺乏對納米技術和其影響的關注。他表示,納米技術新近才納入政策議程,還沒有成為公眾關心的焦點,在溝通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鴻溝。與西爾費勒共同進行調查的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學者伊麗莎白?科莉說,從長遠來看,這種信息脫節可能會造成公眾不支持聯邦政府經費用于某些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
雖然科學家普遍對納米技術的潛在益處表示樂觀,但同時他們也表示自己極其關心與該技術相關的污染和新健康問題。西爾費勒強調,事實上,納米技術潛在的健康問題是科學家最為關心的事情。調查顯示,在回答調查問題的科學家和公眾中,20%的科學家表示他們關注納米技術可能帶來的新型污染,15%的公眾認為納米技術可能產生新污染;30%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對納米技術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深表關切,20%的公眾對此表示擔心。
調查報告還顯示,美國公眾更關心納米技術制造的微小監視產品可能造成個人隱私被曝光,以及納米技術可能會導致美國更多就業機會流失的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卻并非科學家關心的重點。西爾費勒認為,雖然科學家關注納米技術可能帶來的健康和環境問題,但是他們與公眾交流和對話以引起公眾共鳴的能力看上去卻十分有限。他表示,科學家沒能同社會學家或工業集團等聯合建立起與公眾交流的渠道。
然而,西爾費勒表示,對科學家而言,有一條相當好的消息,那就是在納米技術信息方面,科學家是公眾最信賴的人士。他認為,實際上,公眾想了解更多關于納米技術的內容。現在市場上已有了納米技術產品,同時科學家和公眾對納米技術的潛在問題關心程度存在著差異。因此,科學家擁有極好的同相信自己的公眾進行交流的機會,共同促進對納米技術負面影響的認識。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