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變電站附近真的會損害身體健康?變電站的電場和電磁真的很恐怖?昨日,為消除一些市民的疑慮,廣州供電局邀請媒體現場觀看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程師測試220千伏天河變電站、110千伏小港、龍潭、花穗、林和變電站的墻外電場強度和電磁強度。結果發現,變電站外的電場強度小于家中電線的電場強度,也就是說,住在變電站附近的居民受到變電站電場的影響比受到家里電線的電場影響還要小。采訪中,記者發現,有10多個變電站的附近住的都是供電系統的領導干部和員工,供電局稱,十多年來員工身體未因變電站出現異樣,而在變電站值班28年之久的老師傅,身體至今依然硬朗。
離家20米就是變電站 電場強度不及小電線
昨日,記者們首先來到了廣州供電局大樓,一墻之隔的220千伏天河變電站,是天河的一個中心變電站。如果說變電站對人體造成影響,每天在這里上班的供電局員工將首當其沖。在廣州供電局大樓靠近變電站圍墻的地方,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程師用專門儀器一測:電場強度均值為26.1伏/米,磁感應強度均值為0.253μT(微特斯拉,1μT=10-6T)。
為了測試變電站附近住的居民家中會不會受到變電站的影響,記者們來到了小港變電站附近的一名供電局員工??黃小清家中。黃師傅一家住在小港變電站附近的供電局宿舍已經6年了。位于海珠區素社直街4號的這棟員工宿舍是在2000年變電站改造后修建的,黃師傅住在802,從客廳窗戶望過去,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小港變電站外墻。記者目測了一下:這個直線距離約為20米。
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程師在陽臺正對著變電站的窗口進行檢測后,得出結果是電場強度0.332伏/米,磁感應強度0.011μT,而國家規定的限值分別是4000伏/米、100μT,電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均遠遠小于國家推薦值。在測量過程中,記者們突發奇想,提出能不能測試一下家中的電線的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程師用儀器貼著房間的一根電線進行測量,發現其電場強度在500伏/米上下,而磁感應強度在0.06μT上下,遠遠高于變電站的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這意味著住在變電站附近的居民受到電場的影響比受到家里電線的電場影響還要小。
在隨后的測試中,龍潭、花穗、林和變電站的測量結果也顯示,變電站墻外的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均微乎其微。
變電站里值班了28年 老師傅身體依舊硬朗
昨日,在220千伏天河變電站檢測現場,記者見到了這里的一名老員工??50歲的鄭潤添,他已經在廣州供電局工作了31個年頭。鄭潤添告訴記者,他在變電站已經值班28年,一個星期有3天連續24小時守在變電站里,守護著變電站的安全數據。而現在,他是廣州供電局變電一部棠下巡檢中心的員工,每天和43名同事一起,開車去到所管轄的220千伏、110千伏共18座變電站進行巡視。鄭師傅告訴記者,現在身體沒有發現什么異常,他拿出了今年的體檢表,心、肺、肝、臟等各項功能均正常。“我在變電站工作了一輩子,24小時值班,吃住都在里面。你們看,我身體多健康!放心,變電站安全得很。”鄭師傅拍著胸脯對記者說。
廣州供電局有關人士介紹,很早以前,每一個變電站都住著供電局的員工,吃住都在這里,即使是現在,一些中心變電站也是24小時有人住,每年體檢也沒有發現誰因為變電站的輻射而出現身體不適。
干部員工住一墻之隔 十多年未見電磁傷害
記者了解到,不僅是變電站值班的員工每天與變電站的電場、磁感應有“親密接觸”,現在還有大批供電局的員工居住的處所與變電站一墻之隔。梅花路1號曾經是廣州供電局的辦公大樓,樓后面不到50米就是已經運行了16年的110千伏龍潭變電站。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這個變電站簡直就是被居民樓給“包”起來了。廣州供電局工程部副主任余曉峰告訴記者,這里的3棟居民樓都是供電局的員工宿舍樓,從1991年開始變電站開始運行,宿舍樓與變電站一墻之隔的現狀大約有15年左右了,里面住的除了普通員工外,還有供電局的多位局領導,也有不少中層干部,“如果住在變電站附近會傷害身體,那這里是最危險的了,我們的領導干部和員工還會十多年都住在這里嗎?我們總不至于拿這么多員工的身體健康開玩笑吧?”他表示,這十多年來,沒有聽說哪位領導干部和員工因為變電站的存在而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