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科院理化所功能納米材料研究組在階層納米結構的自組裝構筑和應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賀軍輝研究員帶領研究組全體人員,利用前驅體在溶液中的反應性自組裝,成功且高產率制備了蜂窩狀氧化錳納米粒子和蜂窩狀氧化錳空心納米粒子、氧化硅納米囊和有序多孔氧化硅納米球。前者表現出與納米結構相關的、顯著高于國際同類材料的低溫催化降解甲醛的性能,能有效地將有毒的甲醛轉化為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水,而后者不僅可經濟、高效地裝載藥物,而且可實施控制釋放。
人一生約70%~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人的健康。近年來,我國室內空氣污染狀況越來越嚴重,已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室內空氣污染帶來的環境問題已引起政府和公眾越來越廣泛關注。在我國,甲醛是室內環境中最嚴重的污染物,主要產生于絕緣材料、家具、木材、消毒劑、涂料和煙霧,在極低濃度(ppm)下,就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產生毒害,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所列為可疑致癌物質。因此,賀軍輝研究員課題組制備的新材料能夠有效消除空氣污染,在改善人們室內生活、工作環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通過將自組裝構筑的單分散仿生納米顆粒進一步在基板上(如玻璃)上組裝,能夠成功地獲得超親水板材,這種超親水性能與以往基于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的超親水性能不同,其超親水性能完全基于其階層納米結構,而后者必須在光照的作用下才表現出超親水特性。這一新技術有望廣泛應用于各種表面的防霧和自清潔,在建筑材料、汽車、船舶、運動器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賀軍輝研究員課題組已在相關技術、納米結構和應用方面申請了多個專利,并在J. Phys. Chem. C, ChemPhysChem, 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 Chem. Lett.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