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實施“十大創新工程”成效顯著,科技在促進傳統產業升級,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強化了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十大創新工程”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扶企業促創新為突破口,點面結合,促進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逐步提高。今年5月,啟動廣東省創新型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工程試點項目的申報,引導省內創新型企業積極整合創新資源。上半年,廣東省加快民營科技企業培育與扶持,新認定了200家民營科技企業。廣東省科技廳會同省經信委開展廣東省自主創新100強企業評選工作,加快全省企業創新標桿的樹立。
二、推進了產業技術平臺建設。“十大創新工程”結合全省產業創新需求,打造了日益強大的產業創新平臺體系。“產業共性技術”重大專項取得突破,在先進工業機器人和數控裝備等重點領域取得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并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一批產學研共建的產業創新平臺相繼成立,教育部與廣州共建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落成揭牌,啟動了新能源技術研發平臺等3個平臺和綠色能源技術等5個研發中心建設工作。區域創新平臺有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新建立了一批專業鎮共性技術創新平臺。主體科研機構建設取得突破,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正式建立,農業領域主體科研機構取得重要進展,科研機構稅收優惠政策加快落實。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的進展,上半年新增3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已建立7個藥物研發平臺,引進國內外科研帶頭人近15人,組織實施18個研發項目。
三、推動了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綠色照明工程加快LED產業發展步伐。研究制定《關于加快發展LED產業的若干意見》、《廣東省LED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為LED產業的發展做好頂層設計;LED路燈應用推廣步伐明顯加快,已基本完成在東莞、佛山、中山、肇慶、河源、江門等城市建設1500公里左右、規模約10萬盞的LED路燈示范推廣工程;廣州市、佛山禪城、中山小欖等市(區、鎮)創建了首批綠色照明示范城市,預計在2年內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23萬盞(套),新增產值112億元。節能減排專項促進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實施“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重大科技專項,在石化、造紙等重點耗能行業開展碳減排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并通過印刷電路板等行業的大宗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硫鐵礦集約化開發與連續生產,區域性中小型鍋爐節能減排技術集成及示范等項目的實施,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產業發展。
四、加快了粵港澳三地創新資源融合。通過粵港澳創新圈建設,促進三地科技交流和創新資源流動。推進粵港兩地產學研合作,吸引香港創新團隊到廣東建立研發基地,通過香港的科技與人才資源引進更多高水平的國外創新合作團隊。上半年廣東省與澳門特區政府科技委員會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在中醫藥、微電子、科普等方面初步達成共識。今年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招標力度進一步加強,粵港共同資助項目范圍和資助力度進一步加大,范圍涵蓋了新醫藥開發、食品安全、新一代網絡以及新材料等領域。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