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學生物學院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驗血檢測癌癥的新方法,不僅能區分出不同種類的癌癥和其他疾病,還能為醫生們提供大量以前無法獲得的信息。
負責這項研究的阿德蒙教授表示,當細胞中的蛋白質發生病變或停止發揮作用時,會分解為構成它們的基本單元??氨基酸,以產生新的蛋白質。在這一過程中,有些蛋白質并未完全分解,而是變成了稱為縮氨酸的較短蛋白質,其中一些縮氨酸在人體白細胞抗原蛋白作用下附著在細胞表面。當人體免疫系統得到由這些病變蛋白質形成的縮氨酸發出的信息時,免疫系統就會把病變細胞殺死,以防疾病擴散。
研究發現,人體細胞不僅能在白細胞抗原蛋白的幫助下“捕獲”縮氨酸,還會將部分這種含特定縮氨酸的蛋白質分子釋放進血液中。而癌細胞為迷惑免疫系統,會將更多含縮氨酸的白細胞抗原蛋白釋放進血液。只要將血液中的人體白細胞抗原蛋白與其他蛋白質區別開,從中提取出相關的縮氨酸,然后用質譜儀判斷出縮氨酸種類,即可診斷癌癥和其他疾病。
研究人員稱,他們在血樣中發現了數千種不同的縮氨酸,為診斷癌癥和其他疾病提供了關鍵信息。有些縮氨酸通常不存在于健康人體內,所以,一旦發現它們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