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8日,環境保護部“工業污染源監控暨環保物聯網技術研討會”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會議重點研討了工業污染源監控的新形勢和環保物聯網發展的趨勢,以及工業污染源監控工程技術中心“十二五”發展規劃思路。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國家將進一步加強污染減排工作力度,環保考核在原有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兩項主要污染物約束性指標基礎上,將增加NOx、NH3-N考核指標,這需要強大的科學技術做支撐和保障。監控技術和裝備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環境監督管理的有效性,能否對污染源進行實時、準確地監控,關系到“十二五”減排目標的實現。他強調,物聯網應用于環境監管已成為現階段推動環境管理的有效手段。應用物聯網海量集成技術、細化污染源監控系統全方位架構、強化數字環境管理,將帶來環境管理模式的重大轉變。
據介紹,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符合物聯網的基本特征,“十一五”期間,全國31個省市區300多個地市近萬家排污企業共同實施了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建設項目,總投入超100億元人民幣,實現了數萬個信息點位的聯通,實現了對排污口、環保治理設施以及部分生產工藝的全方位監控,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環保監控體系,使得“十一五”環保呈現向好態勢。這位負責人說,根據最新統計,中國已經建成343個省、市兩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對1.5萬多家重點污染源實施了自動監控。應用物聯網理念創新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已成為中國現階段鞏固污染減排成果的有效手段。
據了解,環境保護部工業污染源監控工程技術中心將由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承擔建設,中心以開展相關領域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基于物聯網技術,建立完整的工業污染源監控技術創新體系及構建工業污染源監控的系統集成和工程化驗證平臺為目標,提供各行業工業污染源監控技術的環保技術政策、技術標準和規范。
■新聞鏈接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環保物聯網技術將各類污染源信息和環境信息實時采集,建立統一的智能海量數據資源中心,進行數據挖掘、模型建立,為環保部門污染源監控、總量控制、排污權交易、生態保護和環境執法服務;為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評價等提供數據服務;為不同行業的污染控制技術的提升提供服務。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