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1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的“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檢測標準研制”課題順利通過驗收。該課題通過對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測量、核酸和蛋白質測量、特種設備、動植物進出境檢疫等先進技術的研究與標準體系的建立,解決了我國相關領域檢測標準制定的技術瓶頸問題,為打破相關貿易技術壁壘、促進我國技術標準整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該課題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專項“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十一五”期間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應對技術貿易措施,重點開展了對我國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安全、當前比較緊迫和帶有全局性的問題進行技術和標準研究。分為: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測量標準裝置的研究、核酸和蛋白質測量技術標準研究、特種設備標準體系研究及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進出境動植物檢疫關鍵技術標準研制4個專題。
其中,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長度所承擔的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測量標準裝置研究專題,掌握了多種超精密儀器制造的共性關鍵技術,研制了國內首臺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測量標準裝置,提出了基于誤差分離技術的超精密直徑和相關形狀評價方法,可實現對回轉體類零件的直徑、圓柱度等的精密測量,填補了我國在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參數測量的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為我國高端制造領域提供技術支撐。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生能環所承擔的核酸和蛋白質測量技術標準研究專題,研究建立了蛋白質含量同位素稀釋質譜定值、多肽蛋白質分子量質譜定值、基因組純度表征和轉基因水稻含量定值、奶粉核苷酸樣品前處理和色譜分離等多項核酸蛋白測量關鍵技術;研制并申報了胰島素、馬心肌紅蛋白、人血管緊張素II、三個水平轉基因水稻共6個標準物質;參加了國際物質量咨詢委員會組織的6項核酸和蛋白質國際比對;起草了2項檢測方法國家標準。該項目為我國核酸和蛋白質測定技術標準體系提供了技術支撐。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