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是世界計量日,作為國家最高計量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近年來取得了一批國家急需的科技成果,在計量科技前沿研究、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測量能力等方面得到發展,進入世界計量科研的先進行列。
????? “十一五”期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啟動了新能源、新材料及納米、生物安全、環境計量、醫學計量和儀器儀表6個計量新領域關鍵技術和量值傳遞體系研究。其中,新材料及納米計量和醫學計量兩個項目作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已通過專家論證。
????? 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在航天工程、北京奧運、三峽工程、西氣東輸、節能減排、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
??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銫原子時間頻率基準鐘為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提供服務;建立的高精度激光二坐標標準裝置打破了集成電路和液晶顯示制造業所需的核心部件??掩膜板的量值溯源長期依賴發達國家的局面,解決了行業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同時,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建立的呼吸機和輸液泵測量校準標準和溯源體系,在服務甲型流感防治方面做出了貢獻;研究建立的水大流量計量與三峽流量計量標準裝置,解決了三峽電站超聲流量計準確評估大口徑水流量難題,為評價三峽電站發電效率提供技術支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還開展了“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新一代計量基標準研究”,這些計量前沿重大項目包括10項基礎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課題。這些課題技術難度大、水平高,如鍶原子光鐘、功率天平、光學輻射量子標準等,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和階段成果。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