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被視為萬物的質量之源,但同時它又是讓科學家們最難以捉摸的粒子之一,科學家此前從未發現其存在的證據,所以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論層面。
尋找“上帝粒子”是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實驗的目標之一。據英國《獨立報》今晨報道,科學家近日借助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60個疑似“上帝粒子”。這一結果也令科學界大為振奮。
●發現 對撞實驗 神秘“上帝粒子”或現形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中,ATLAS和CMS兩個科學探測團隊23日表示,在經過兩次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后,他們可能找到了60個“上帝粒子”。這種宇宙中最難以捉摸、被人們稱做“上帝粒子”的希格斯波色子的存在將被證實。
實驗結果表明,從兩次爆炸生成的粒子碎片和量子波動中,各自發現約30個疑似“上帝粒子”,其質量都是約143十億電子伏特(GeV)。這一數據也排除了“上帝粒子”質量范圍在155到190十億電子伏特(GeV)之間和295到450十億電子伏特(GeV)之間的說法。
參與實驗的科學家稱,這項結果已經經過了800名科學家的嚴格審核,但是還沒有通過專門機構的正式審查。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上周末法國格勒諾布爾的歐洲物理學高能物理會議上。
●證實 僅提示“上帝粒子”存在 驗證之路尚遠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但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卻表示,雖然“上帝粒子”的存在將有可能被證實,但是關于這種粒子的驗證研究,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研究人員也說他們的研究結果僅僅是提示“上帝粒子”的存在,并不表示已經發現了它。
ATLSA以及CMS探測工程團隊發言人法比奧?賈諾蒂和圭多托內利均表示:“雖然這項研究結果表明,物理學界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但是,我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項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馬特說:“如果‘上帝粒子’最終被證實存在,科學家將能夠解釋物質是如何獲得質量的。”
名詞解釋:上帝粒子即希格斯波色子,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在1964年預言了“上帝粒子”的存在,并賦予萬物質量
希格斯場,由上帝粒子組成,與各種物質產生物理效應,從而賦予后者質量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