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歐委會宣布由其部分資助的一項研發技術:實時電子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e-VLBI)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技術可使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同時觀測宇宙中最遙遠星系的物體,并生成實時、高分辨率的天文圖像,通過高速光纖網接收和處理近實時實驗數據,有助于天文學家發現星系如何形成的線索。歐委會表示,e-VLBI不僅改善了觀測結果的質量,而且使射電望遠鏡的投資產生極好的回報。傳統的VLBI系統需要使用硬盤記錄觀測數據,新的e-VLBI技術把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直接與中央計算機連接,中央計算機對每個站點的觀測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避免了管理存儲介質帶來的成本,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學家可以在幾小時內得到天體圖像,而傳統的VLBI技術最快需要數星期來完成數據傳輸和相關處理。
實時電子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是歐盟第六和第七框架計劃資助的兩個項目EXPReS(2006-2009)和NEXPReS(2010-2013)的研究成果。通過EXPREeS項目,歐洲VLBI聯合研究所位于荷蘭的超級計算機升級為e-VLBI操作,能夠接收16個望遠鏡的數據,每個望遠鏡的傳輸速度為1Gb/s。目前的超級計算機可提供定期e-VLBI會議和瞬變天文現象的觀測機會,如:觀測很可能與黑洞形成有關的恒星爆炸。NEXPReS是歐洲、亞洲和南非的主要射電天文研究機構參與的研究項目,目標是為天文學家提供更精準的星系數據和更清晰的圖像。e-VLBI技術原來僅限于歐洲,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其觀測結果將有助于氣候變化等相關研究。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