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該為這些“縮水”的問題表買單?
發布時間:2014-10-09
作者:
來源:郭長清
瀏覽:1849
電能表在更換接線盒過程中,我們的檢修人員時常會遇到用同一種規格的接線盒對接不上,在更換過程中無法實現互換,而使用小其規格的接線盒則恰到好處,這種問題表在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很容易出現問題,表現在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較短,不能體現表的實際質量水平,原因是有些電能表企業生產規模較小,沒有按照原有的設計要求進行組裝,至使接線端子傷失原有的設計性能要求,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是典型的小驢套大車現象,極易引起災難性事故,這種表在市場上擁有一定比例,非專業性極強的技術人員不易發現,使用戶在購買時只能是霧里看花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埋下了安全隱患,依據市場銷售和常年檢修現狀,分析幾種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生產商與零售商存在著價格上的利益
這種問題表能夠在儀表銷售市場占居一席之地不外乎有二種原因,一是生產商駐本地的銷售人員,他們懂技術業務熟練,為了參與市場競爭多賣產品,故意推銷或摻雜問題產品以取代正規產品,手段方法之巧妙,其目的是降低成本差價,以低于其他相同產品的價格參與市場競爭來達到個人的銷售業績,二是零售商為了賺取額外的利潤在進貨渠道上貪圖便宜所致;電能表由于規格上的不同,成本價格就不一樣,這種較大規格的問題表所配置的接線端子無論是在孔徑,尺寸,材質自重等方面與普通接線端子相比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區別,有些銷售商在批發10(40)A電子表時公開報價12.5元一只,工藝簡單粗糙,接線端子明顯較小,不能保證通過足夠的電流,表體材料較脆,爬電安全距離不夠,整體質量輕,這些問題表最終一旦流入用戶的手里,在實際規格上已經縮水了幾層,他們這種不計后果的銷售方式雖然獲取了豐厚可觀的利潤,同時也造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埋下了安全隱患。
二、接線端子在檢修過程中存在的尷尬問題
現行使用的電能表在規格上,以四倍表較多,其主要優點是負載寬,技術材料先進,工藝性能穩定,耐用,輪換周期長等受到消費者普遍歡迎。在零部件檢修方面,近些年易損件更換比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以過去的電流線圈更換比例較大到現在的接線盒檢修更換比例占領居首,燒損情況明顯增多,原因是現在所使用的電能表負載寬,電流線圈不易損壞,而接線盒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普遍較多,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有些生產企業沒有嚴格按照標準要求設計,甚至將大規格電能表裝配小接線盒,在檢修互換時不能實現對接,還有些電能表接線端子厚度不夠,工藝簡單,尺寸不統一,至使部分不能得到修復而遭到淘汰。
三、大規格電能表裝配小規格接線端子極易引起安全隱患
客戶為了用電安全,在申請報裝之前,首先會對所使用的家用電器設備,及功率多少和以后的發展空間進行必要的初步估計,按照實際需求合理配置電能表,在購置時,用戶只知按要求選擇規格大小,確不了解產品本身的內在質量,一旦用戶誤購了這種問題表在投入使用之后,首先這種縮水的接線端子因在大負載的作用下,它的質量安全系數差異很大,根本達不到逾期運行效果,會造成接線盒不堪重負過度發熱燒毀,影響到正常的使用還過早的淘汰,嚴重危機人員安全或重大財產損失,損害用戶的切身利益,增加用戶不該應有的經濟損失,這些存在的現實問題不是天災是人禍。
四、治理解決劣質電能表的有效途徑
電能計量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處都能夠看到它的存在,它的計量準確與質量安全涉及到千家萬戶,因此;一是要求我們質監部門嚴把企業生產質量關,從源頭上控制產品質量,既憑技術數據指揮生產,引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把如何提高產品質量擺在第一要位,要求生產企業切實履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對一些資質不全,條件筒漏且違規生產企業由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法予以查處;二是要求我們的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表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和最嚴厲的處罰;三是要求我們法定檢定機構要嚴格按照JJG307-2006《機電式交流電能表》檢定規程,和JJG596-2012《電子式交流電能表》檢定規程要求的檢定項目逐項規范檢測,對一些標識不全材料較差的劣質表進行必要的判斷,以不斷增強檢定機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提高電能表產品質量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服務,嚴把電能表首次檢定關;四是要求我們的供電部門管理好電能表安裝最后一道關卡,對未經法定計量單位授權檢驗部門出具的檢定證書或檢定標記證明,以及標識不全沒有相關產品介紹說明書,外觀封印不完整的電能表不予安裝運行,使這些縮水的劣質表沒有買賣市場,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使電能表在生產工藝,制造過程,及銷售環節,形成一個安全規范可靠的良好銷售市場環境。
結束語
電能表是民用四表之一,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改善,近些年以來家用電器產品越來越豐富多樣化,居民生活用電需求逐年增加,因此,電能表的產品質量安全尤為重要,它涉及到千家萬戶,影響面之大,涉及面之廣,切實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監管部門應主動作為,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同時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我們質監與工商等執法部門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