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吉林省電科院率先完成單相遠程費控智能電能表(載波)通信聯合測試工作,保障了后續120萬只智能電能表的推廣應用,使吉林省電力公司載波通信模塊互聯互通技術研究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在歷時近半個月的測試過程中,吉林省電科院對參加聯調的包括15個電能表廠家、8個采集終端廠家、2個載波芯片廠家、2個主站廠家、6個檢定裝置廠家的被測試智能電能表、采集終端、模擬主站之間的互聯、互通等技術細節內容進行了全面討論和深入研究。在對以往通信測試方案改進基礎上,優化了載波通信測試功能,針對吉林省具體現狀提出了具體要求,增加了終端實時數據抄讀、終端數據轉發、電壓曲線、電壓數據統計等功能,將終端地址改為8位,減少未來大規模上線地址資源集中等問題。
經過近百次的測試,參加調試的所有智能電能表、采集終端、載波芯片、檢測裝置的通信全部實現了互聯互通,滿足了投產前的實驗室性能試驗要求,在模擬現場運行環境條件下做測試,暴露未來現場用電采集系統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弊端,大大降低了運行風險。
此次聯合測試為滿足吉林省未來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大規模互聯互通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持,為吉林省即將上線的大批智能電能表的安裝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實現用電采集系統通訊協議標準統一化,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順利可靠、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基礎保障。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8-05
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