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Smart Power Grids),即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智能電網是現代電網朝著更清潔、更安全方向的全面升級,是一種能夠接納更多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且保證安全穩定運行,以及滿足用戶側未來更多高級應用的電力網絡。
智能電網在中國的發展始于本世紀初,2000年,清華大學提出了數字電力系統。2005年,國家電網提出了數字化變電站及數字化電網,就在同一年,南方電網提出了數字南方電網規劃。兩大電網公司數字化電網的提出,標志著中國智能電網正式得到官方的認可。2007年,華東電網正式提出智能電網的概念,之后,智能電網的概念逐漸被人們熟悉起來。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堅強智能電網”的概念。從此,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打開了新的一頁。
根據國家電網首次公布的智能電網階段性目標規劃,2009年-2010年是規劃試點階段,這一階段將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開展各環節的試點。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設階段,這一階段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2016年-2020年是引領提升階段,這一階段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運行效率以及電網與電源、用戶之間的互動性顯著提高,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積極開展“十二五”規劃,預計下半年方案就將出臺。按照國家電網智能電網規劃,“十二五”將全面啟動智能電網建設。中國智能電網建設已于2009年下半年拉開序幕,目前正處在試點階段。從實施情況來看,初期智能電網建設主要體現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鋪開,以及智能化、新能源并網技術的部分應用、數字化變電站的全面推進等方面。
智能電網產業鏈很長,涉及到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這六個環節,以及太陽能光伏、電線電纜、電力電器、信息通訊等相關產業,涉及的范圍廣泛,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
雖然中國的智能電網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智能電網產業的市場卻具有巨大的誘惑,這從智能電網的投資規劃中就可以看出。根據2009年7月國家電網年中工作會議確定的發展規劃和總體投資規劃,2009年-2010年預計投資5500億元,2011年~2015年預計投資2萬億元,2016年-2020年預計投資1.7萬億元。到2020年國家電網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總投資逾4萬億元。而智能電網建設中的設備投資約占電網總投資的40%,即到2020年設備投資將達到1.6萬億元,這無疑給電力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據筆者了解,在智能電網的概念提出后,一些企業就已經迅速做出了反應,適時地調整了產品結構,搶得了市場的先機。而更多的企業,正走在通往智能電網的路上,去分享這樣一個市場帶來的盛宴。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8-05
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