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科金山武漢核磁共振科技有限公司掛牌運作。這標志著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500兆赫茲核磁共振波譜儀開始進入市場,這一產品的中國市場不再由外國企業壟斷。武漢從此擁有世界上第三家核磁共振波譜儀生產企業,另兩家分別在德國、美國。
核磁共振波譜儀是一種高端科學儀器,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科研中作用巨大。現在老百姓最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三聚氰胺等,都能用核磁共振波譜儀快速準確檢測。它還能通過汗液檢測癌細胞分布。目前,我國各檢測機構已進口每臺價值500多萬元的核磁共振波譜儀4000多臺。由于其完全依賴進口,設備價格昂貴造成檢測費用居高不下,不利于這種高端科學儀器廣泛使用,嚴重制約相關科學研究深入發展。
從2006年開始,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承擔了研制核磁共振波譜儀國家支撐計劃。以中科院院士葉朝輝領銜的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攻關,成功研制出500兆赫茲核磁共振波譜儀,并取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3件。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在取得核磁共振波譜儀的技術突破后,又積極推進產業化。他們與金山研究(大連)核磁共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立了中科金山武漢核磁共振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生產和推廣,首批產品已經上市。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8-05
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