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切實加強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增強電網優化配置電力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社會共識。我國為實現智能電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電網分階段穩步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其中過去的2009-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2011-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2016-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
中國電能表的產量在2006年后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每年均保持小幅增長。易觀國際預計,2010年電能表產量為12229萬臺銷量,同比2009年增長3%。
易觀商業公司解決方案公司認為:
電子式電能表已占據我國電能表市場的主導地位
電子式電能表替代感應式電能表已是大勢所趨。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用戶對電能表計量準確度和功能的要求,電能表的產業結構在逐步發生變化。電子式電能表憑借多功能、高精度、多費率、自動抄表等優勢,在2005年產量首次超過感應式電能表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到2009年,電子式電能表銷量達6,930萬塊,比感應式電能表多近6,000萬塊。
智能電能表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主流
智能電網建設將給電能表市場提供巨大的發展機遇。“特高壓”和“智能化”成為“十二五”電網發展主題,為加快建設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編制了智能電能表系列標準,并提出未來將大規模推廣使用智能電能表,現有電能表產品也將逐步更換為智能電能表。
國網于2009年底進行了第一次電表集中招標,2010年電表集中招標全面實施,招標額大幅上升,四次集中招標量遠超市場預期,全年智能電表招標數量達到4533萬塊左右。預計2012年以前國家電網對智能電表的招標將維持高位,未來兩年每年需改造和更換的電能表總量將達到6000萬只,以單只300元的價格計算,市場容量將達到180億元。
國際市場已成為我國電能表銷售的重要市場
電能表出口以電力用戶招標采購為主、市場開拓周期較長,近幾年來隨著中國電能表生產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出口產品已經從低檔產品向電子化、智能化的中高檔產品發展,市場也從不發達國家進入到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出口已經初步形成規模。2010年我國電能表產品出口量為1895萬臺,其中電子式電能表占比高達71.1%。
在大規模的全球性智能電網建設的大趨勢下,未來國際電能表市場尤其是智能電表市場將有更廣闊的需求,同時隨著我國電能表生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綜合競爭優勢的增強,將在國際市場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并購重組勢在必行
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市場競爭,電工儀器儀表生產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集約化、規模化得到進一步提高,并形成了以少數電能表企業為龍頭引領整個行業發展的局面。國內行業生產能力出現結構性過剩,尤其是感應式電能表表及中低端產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價格已經成為競爭的重要手段。而在電能表行業由感應式向全電子式產品轉型,智能電網新技術的應用和國網集中招標對投標人資質的嚴格要求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了電能表行業重新洗牌,行業競爭態勢發生變化,市場份額將向大企業集中,行業并購重組勢在必行。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8-05
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