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林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林洋電子”)今年3月30日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3個月時間就快過去了,這家公司迄今仍未正式掛牌上市。
在上市前的關鍵時期,林洋電子生產的農網用電表因為存在質量問題,5月25日遭國家電網通報,并暫停對其授標,這為林洋電子的上市蒙上了陰影。
被通報產品質量出問題
國家電網公司集中規模招標采購2011年電能表第三批項目的投標工作即將于下周二結束。《第一財經日報》發現,此次招標前,國家電網公司發布通報稱,在2011年第二批電能表集中規模招標評標期間,項目單位反映部分供應商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交貨嚴重滯后等問題。其中,林洋電子生產的農網用電能表存在質量問題,暫停對其授標。
國家電網公司的通報指出,林洋電子為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生產的農網用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在運行中發生故障。經鑒定分析,原因為電能表陶瓷電容器內部介質存在裂紋導致電能表故障,屬產品質量問題。
依據國家電網公司《供應商不當行為處理措施》有關規定,國家電網公司決定在2011年第二批電能表集中規模招標采購的所有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標包中,暫停對林洋電子授標。
林洋電子一向以“做中國表王”為戰略目標。據參觀過林洋電子生產車間的人士透露,在其生產車間的走廊中展示著“做中國表王、創世界名牌、樹百年林洋”的標語。
但一位自稱林洋電子內部職工的匿名者向本報舉報稱,“林洋電子技術能力差,管理混亂,連最基本的農網用電表都做不好,技術要求更高的智能電表將出現更多的問題。”該舉報材料還稱: 林洋電子為福建省電力公司生產的有質量問題的農網用電表造成了重大事故,直接造成經濟損失2500萬元。
本報記者聯系福建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了解詳情,對方表示,待調查了解相關情況后,再向記者做出回復。
從事電能表產銷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解釋說,農網用的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做不好,并不代表更高級的智能電表就一定做不好,不同電能表的生產工藝和原理是不同的;而且,對于林洋電子這種生產規模巨大的廠商來說,個別批次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
該人士的解釋也得到了數據的支持。雖然林洋電子在農網用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的投標上沒有收獲,但是在智能電表方面卻收獲頗豐。在今年的第二次招標中,東北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林洋電子在部分單相智能電表和三相智能電表方面,其中標總數量都排名前三位。
上述匿名舉報人士還表示,林洋電子出現如此重大的質量事件,卻故意隱瞞,欺騙證監會和廣大投資者。對此,一位熟知IPO流程的人士并不認同。該人士向本報表示,林洋電子此時屬于上市前的靜默期,出現這種問題后很可能已向證監會作出相關解釋和說明;如果公司此時公開說明情況,反而不太符合上市前的靜默期規則。
分食農網改造“蛋糕”或受影響
5月16日國務院批準《關于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意見》后,“農網改造”的市場潛力開始被業內看好,成了智能電網建設之外的另一個大蛋糕。
國家電網公司正在招標的2011年電能表第三批項目的招標公告顯示,農網用的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是此次招標的第五分標,共有山東、安徽、福建等九個省市有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的需求。
2011年電能表第三批項目投標工作的代理機構??中電技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16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尚不能透露林洋電子在此次招標中的投標情況,待投標結束,并經過國家電網公司評標后,即可公布中標情況。
分析人士稱,林洋電子生產的電能表被通報出現質量問題,會使業內對其該系列的產品產生不信任感,還可能會影響其參與農網改造。
盡管目前不能確定林洋電子是否參與第一次投標,但記者在今年前兩次的國家電網公司集中規模招標采購電能表的中標公告看到,農網用的單相普通電子式電能表的中標名單中,林洋電子都沒有位列其中,這意味著林洋電子在農網改造這個大蛋糕上有較大損失。
農網改造的“蛋糕”有多大?國家電網主管的《亮報》披露,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期間將安排4100億元用于農網改造;另一方面,南方電網公司在今年年初召開的農電工作會議上宣布,五年內將投資1116億元用于縣級電網建設改造。兩者合計達到5216億元。
華泰證券分析指出,國家電網2011年將投入農網改造的資金為622億元;南方電網2011年將完成農網建設投資232億元。農網建設投資約60%將用于采購電力設備,相關電力設備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
關聯交易受質疑
林洋電子較多的關聯交易事項也讓其上市之路增添了不利因素。
林洋電子的招股說明書表明,該公司前五名的銷售客戶中,林洋新能源和華爾利電子這兩家公司是其關聯性企業。林洋新能源曾系公司實際控制人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華爾利電子系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并且在林洋電子的其他經營事項中,也存在一些關聯企業的身影。
為了消除投資者的擔憂,林洋電子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為增強公司的獨立性和規范性,該公司已經通過資產轉讓與收購,逐步消除或減少與部分關聯方的交易事項。
上述自稱林洋電子職工的匿名者還向本報記者舉報稱,林洋電子的關聯性交易中存在大量虛開發票、虛報利潤以及產品價格定價不公等問題;而且在資產收購轉讓、擔保、出租房屋及建筑等多個方面存在違規情況。
本報記者16日致電林洋電子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虞海娟,希望了解上述情況,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虞海娟出差未歸,但會將采訪需求向虞海娟匯報。截至記者發稿時,林洋電子方面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林洋電子于今年3月30日過會,但至今尚未發行上市。而林洋電子的競爭對手三星電氣(601567.SH)已于4月27日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晚于林洋電子過會,但三星電氣已于6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上述熟知IPO流程的資深人士表示,由于電能表行業的前景并不為投資者看好,林洋電子過會后遲遲沒有發行上市,有可能是詢價機構仍未湊足規定的20家而受阻。該人士還指出,此前八菱科技就是因為詢價機構數量不足而導致IPO失敗的。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8-05
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