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bugeili.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計量科普

計量文化知多少?

發布時間:2021-06-28 作者: 來源: 瀏覽:9573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各種與“計量”有關的東西,比如,電子秤、血壓計、水表、電表等。我國古代為建立度量衡標準,始終做著不懈的努力。古代的計量文化你知道多少?

世界計量日的由來

為紀念1875年《米制公約》的簽署,每年的5月20日被設立為世界計量日。《米制公約》為全球一致的測量系統奠定了基礎,支撐了科學發現和創新、工業制造和國際貿易,以及民生改善和全球環境保護。

實物參照的古代計量

出土于殷墟的三支骨尺,長度皆在16厘米左右,正好是中等身高人拇指尖至食指尖間一拃的長度,與“布手知尺”相吻合。古人深知用人體作長度標準誤差很大的道理,因此一直在尋找一種復現性較好的自然物來定義一尺的長度。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十二栗而當一寸。”《說文》:十發為程,十程為分。”《孫子算經》:“蠶吐絲為忽,十忽為秒,十秒為毫,十毫為厘,十厘為分”等,說法各異,然而都難以與漢尺度相符。

《漢書·律歷志》記:“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一為一分。”黍和栗都是我國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栗即小米,古代又稱稷。黍子多為橢圓形,有白色、黃色和褐色多種。《漢書·律歷志》所說的“一黍之廣度之”,即選用中等大小的黍橫排,一粒黍的寬度相當于一分之長。比起“布手知尺”的復現性有很大提高,準確度也基本上能滿足當時日常使用的要求。

成語中的計量

千鈞一發:“鈞”在這個成語中是指我國古代衡制計量的單位。1鈞=30斤,1斤=16兩,1鈞=480兩。“千鈞一發”成語出自《漢書》,漢時1兩約合15.6克,1鈞即等于7488千克,“千鈞”重量應在748.8萬克也就是7.48噸以上,可想而知一根頭發絲怎么可能禁得住這樣的重量,以此形容情勢非常危急。

福生于微:“微”其實是我國古代量值極微小的長度計量單位。根據《察偉算經》記載,“忽,十微。微,十纖”,也就是說1忽=10微,1微=10纖。前文曾提到,1寸=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毫=10絲,1絲=10忽,1忽又等于10微,由此推算1寸=1000000微,這也印證了《辭海》所注,微“長度為一寸的百萬分之一”,足見“微”的量值真可謂是“微乎其微”。比喻福分產生于極微小的因素,福氣在于微小因素的不斷積累。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毫”和“厘”是我國古代量值微小的長度計量單位。我國古代度制通常1尺=10寸,1寸=10分,但歷朝歷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孫子算經》載,“蠶所吐絲為忽,十忽為秒,十秒為毫,十毫為厘,十厘為分”,到了宋代。“秒”改成了“絲”。“里”在這個成語中是指長度計量的單位,但在古代“里”起初是居住單位、面積單位,之后才逐漸演變為長度單位。

古代年月日的由來

寒來暑往是很容易感受到的自然現象。從通過感覺器官來判斷季節的變化,學到會用數來記錄從月圓到月缺所經過的30個晝夜,進而發現太陽和星星移動的位置規律等,逐步形成了最初的天文歷法知識,即年歲,季節和物候月,開始了種植活動。這些天文現象,可以從出土的原始社會陶器殘片上繪制的日、月、山,日出、日沒以及把太陽在星空背景上統一周的路徑,均勻地分成12個等分的圖案上得知。

據文獻記載,氏族社會后期,傳說中的氏族領袖顓頊,已通過觀測星辰推算一年的長度。其后,黃帝則創立了度量衡及里、數五個量。又命大臣堯創造了記日的方法。黃帝的繼承者是堯、舜。堯命羲根據日月星辰的運動規律來制定歷法,把一年訂為366日。由于一年的長度與月的長度不是整數倍,這時期的歷法已采用了置閏月以調整。舜時又對各部族的歷法和度量衡作了協調統一。

元朝的度量衡

元朝幅員廣闊,交通發達。海外貿易也得到發展,與日本、朝鮮、印度以及波斯灣沿岸各地都有交往,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到中國來的就相當多。中國的三大發明火藥、羅盤、印刷術都在此時經阿拉伯傳入西歐。為了便于與各方面、各地區商貿的往來,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其中包括在秤錘上刻不同的文字:漢字、回鶻蒙文、巴思八文和波斯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字在小小的秤錘上同時出現,除加強了蒙、漢、藏名族語言文化的交流外,同時也是為了適應外國人到中國經商的需要。

元立國后,基本上沿用了宋代原有的典章制度。宋代度量衡由國家規定專管商務貿易的太府寺掌管,禁止民間私造。《元典章》中規定:凡斛斗秤尺,須行使印烙。官降法物。還規定凡改年號即鑄造器具頒至全國。這一點在元秤錘上反映得十分突出。迄今收藏在各地博物館的元代秤錘甚多,僅所見就有300余件,其中有年號的共247件。元代秤錘銘文的內容包括鑄造的年代、地名、長官等外,有些錘上還鑄有錘重和最大秤量。反映出元代桿秤已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從對秤錘和有自重銘文的銀鋌等各種實物的實測后,可以推證元代一斤的重量值約為608克。

元代一尺多長?一升容積是多少?至今尚未得到確切可靠的歷史資料。經多方考證,也只能有一個參考書值,即一尺約35厘米,一升約1003毫升。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人人狠狠综合88综合久久|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色综合婷婷在线|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久久综合日本熟妇|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色综合婷婷在线|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色天天综合|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综合亚洲欧美三级|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