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制成納米導線集成電路 (2005-05-10)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江淮晨報
瀏覽:972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借助低溫制造技術,用納米導線在一塊玻璃芯片上制造了最基礎的集成電路??時鐘振蕩電路。這一技術既不需要高溫,也不需要硅芯片,將來可能取代硅芯片集成電路制造技術。
由該校化學教授查爾斯?利伯和電氣工程助理教授唐西?漢姆為首的一個多學科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利用玻璃芯片和一種摻有納米導線的溶液,通過低溫下的普通照相制版蝕刻技術依次制成了邏輯變相器和由變極器組成的時鐘振蕩電路。
經實驗檢測,他們制成的時鐘振蕩電路頻率達到11.7兆赫,是目前用有機半導體材料制造的時鐘振蕩電路的20倍。研究人員的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
時鐘振蕩電路產生與時間相關的電信號,是大多數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基礎元件。過去生產集成電路,不僅需要昂貴的硅晶元,還必須在高溫下對硅晶元進行加工。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說,他們用納米導線在玻璃芯片上制成時鐘振蕩電路的技術,擺脫了對昂貴硅芯片和高溫生產技術的依賴,可以低成本地生產集成電路。
利伯說,這一技術使用常見的、低成本和輕質材料來制造納米導線集成電路,不僅是玻璃可以做芯片,塑料也可以。這樣的芯片可以大大促進計算設備在生活中的應用,“使高效的電子設備進入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
漢姆則表示,他們制作的時鐘振蕩電路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時鐘振蕩電路是最簡單的集成電路,而這一成就使他們有信心制作更復雜的集成電路元件。即便在目前階段,這一納米導線時鐘振蕩電路也可以應用,比如用于生產低成本的無線電信號發射裝備、集成化的高刷新率顯示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