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河源區水文氣象自動化遙測系統開發成功 (2006-02-08)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827
從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黃河河源區水文自動化遙測系統開發獲得成功,該系統實現衛星地面站和互聯網技術一體化運用,在黃河河源區實現了水位、雨(雪)量、氣溫等水文氣象要素的長期、穩定、可靠的采集、傳輸、處理,在國內尚屬首例。
黃河河源區自然環境惡劣,對儀器設備和技術能力要求都極為苛刻。黃委會有關部門歷時1年多,先后在瑪曲、瑪多、蘭州等水文站及北京燕翅水位站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并對數據采集、衛星和地面無線通訊、數據處理等關鍵程序進行了全面優化。2005年10月,系統完成全部技術開發工作,通過互聯網就能瀏覽到采集的實時數據。
2005年12月,黃委會有關部門又完成了鄂陵湖、扎陵湖2個水位站及瑪沁、紅原、若爾蓋等11個雨量站的設備安裝和通信傳輸調試,系統采集的水位、雨量等實時數據通過衛星系統及GSM方式傳到設在蘭州的接收中心。
通過黃河上游水文水資源局對水文信息采集數據的實時接收表明,數據采集、傳輸、接收各環節儀器設備性能可靠,系統運行穩定。專家指出,該系統的建成,對擴大黃河源區資料收集范圍和內容,開展黃河源區的研究、治理、開發和保護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