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通過超級電腦的大規模模擬運算,從夸克層面驗證了在質子和中子之間起作用的“核力”,從而在更基礎的層面驗證了湯川秀樹介子論的正確性。
日本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湯川秀樹上世紀30年代提出介子論。他認為,質子之間、中子之間以及質子和中子間,存在一種相互作用力??“核力”,這種“核力”是由于交換一種名為“介子”的粒子而產生的相互作用力。
日本筑波大學和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借助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的超級計算機,計算一對質子和中子所含總計6個夸克的運動。經過4個月運算,成功以量子色動力學為基礎推導出了質子和中子之間的作用力。
現代物理理論認為,質子和中子都由3個夸克組成,“核力”源自夸克的運動。以描述夸克運動的法則??量子色動力學為基礎,計算“核力”的產生,需要龐大的計算工作。科學家們此前已通過各種實驗證實了湯川秀樹介子論的正確性。研究小組認為,介子論產生時人們還未發現夸克,此次研究是利用夸克理論對介子論進行的一次成功驗證。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